三级波多野结衣护士三级_好想被人操_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_鱿鱼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下载

農業發展動態(2021年12月)

作者:種管中心時間:2022-01-20 04:15:13點擊:461



  • 1、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糧食安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5日至26日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

    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正是站在統籌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對“三農”工作提出要求。

    提飯碗,強調一個戰略

    習近平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言下之意,糧食問題不能只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仍然趕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長和結構的不斷變化,糧食需求的壓力仍然很大。把飯碗端牢,那就是容不得僥幸、容不得折騰,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端在自己手里,那就是立足糧食基本自給,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就得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越是面對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我們就越要明確,絕不能買飯吃、討飯吃。

    講布局,強調一個安全

    習近平強調,要有合理布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這是風險意識、底線思維的體現。

    近一個時期,我國糧食產銷格局發生變化。比如過去常說南糧北調,現在很多時候是北糧南運。地域格局等變化,給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帶來挑戰,糧食生產和調度風險也在集中。因此,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

    這里習近平強調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任何省區市,無論耕地多少,都要承擔糧食生產責任。如果一個地方真把糧食生產搞沒了,就是拋棄了責任。要讓各方面都扛起責任,就要拿出硬約束。同時,習近平指出,要實打實地調整結構,擴種大豆和油料,見到可考核的成效。

    談耕地,強調一條底線

    習近平強調,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早在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嚴肅強調,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大家立了軍令狀,必須做到,沒有一點點討價還價的余地!近年來,在地方調研中,習近平都十分重視察看耕地,他在不同場合表示,保護耕地要像保護文物那樣來做,甚至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來做。

    這次講話,習近平再次明確一個要求,“必須是良田”。耕地紅線不僅是數量上的,而且是質量上的。不僅數量上不能突破,質量上也不能搞“變通”。

    習近平對占補平衡上的一些不良行為深惡痛絕。他曾嚴肅批評把好地都占了,用劣地、坡地、生地來濫竽充數,最終賬面上平衡了,但耕地質量大大虧空了。“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他嚴厲地指出,在耕地占補平衡上玩虛的是很危險的,總有一天會出事。

    耕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底。習近平曾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反復敲敲警鐘。

     ——以上內容摘自新華網


    2、新《種子法》自202231日起施行

    央視網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1224日簽署第一

    一至一

    七號主席令。24日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種子法作出了最新修改,自202231日起施行。

    此次種子法修正案審議通過,是種子法自2000年頒布以來的第四次修改,主要是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范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行為,加強種業科學技術研究,鼓勵育種創新,保護植物新品種權,維護種子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發展現代種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和林業的發展。

    全鏈條保護植物新品種權

    2015年修訂的種子法相比,最新修改的種子法擴大了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及保護環節,將保護范圍由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獲材料,將保護環節由生產、繁殖、銷售擴展到生產、繁殖和為繁殖而進行處理、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出口、儲存等。

    為了提高對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行為的威懾力,修改后的種子法進一步加大了懲罰性賠償數額。對權利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或品種權許可使用費可以確定數額的,將賠償數額的上限由三倍提高到五倍。難以確定數額的,將賠償限額由三百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

    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為激勵育種原始創新,從源頭上解決種子同質化嚴重問題,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明確實質性派生品種可以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并可以獲得授權,但對其以商業為目的利用時,應當征得原始品種的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的同意。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77個成員中,有68個已經實行這一制度。

    種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作物有效供給的重要基礎。雖然在“有沒有、保生存”的問題上,我國種源立足國內能夠滿足需求,但部分品種在好種源、高質量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需要繼續營造鼓勵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

    加大假劣種子打擊力度,完善侵權賠償制度。

    不再具有繁殖種子的隔離和培育條件,或者不再具有無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種子生產地點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草原主管部門確定的采種林,繼續從事種子生產的,以及未執行種子檢驗、檢疫規程生產種子的,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

    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修改后的種子法還在國家有計劃地普查、收集、整理、鑒定、登記、保存、交流和利用種質資源這一條文中,專門提到重點收集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和特色地方品種。

     ——以上內容摘自中華糧網


    3、今年中國糧食產量達13657億斤 有效平抑國際糧價

    糧食是最重要最基礎的民生商品。今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

    一、小麥豐收增產供給充足 面粉價格平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全國小麥產量達到2739億斤,比上年增加54億斤,增長2.0%。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監測顯示,由于供給充足,今年新麥上市到收購旺季結束,小麥價格一直保持穩定。

    去年以來,由于玉米價格上漲,部分小麥作為替代飼料增加了消費量,進而抬升了小麥價格。特別是今年10月初小麥收購旺季結束之后,受消費預期和儲備需求強烈等因素影響,小麥價格出現新一輪上漲。但隨著玉米成熟大量上市,小麥價格上漲趨勢得到抑制。

    二、中國糧食豐收 有助于平抑國際糧價

    新冠疫情暴發,擾亂了全球糧食供應鏈的穩定和暢通,推動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今年,國際糧價上漲了40%。其中,小麥價格為近9年來的新高。我國主要進口大豆,受國際糧價上漲拉動影響,大豆進口價格漲幅約40%

    去年以來國際糧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主要是部分國家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大幅增加貨幣供應、出臺糧食出口限制和增加進口儲備措施,還有全球物流運輸費用大幅上漲和部分地區自然災害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削弱了貧窮國家和弱勢群體獲得糧食的能力。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2020年,全球饑餓人口達到8.1億,比2019年增加了1.61億。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表示,盡管20212022年度全球糧食產量預計增長,但仍低于消費量的增長。由于糧食供應鏈受到擾亂,糧價預期還將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饑餓人口有可能還會增加。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世界饑餓人口不減反增,這說明我們已經偏離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零饑餓目標的軌道。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糧食取得了豐收,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平抑國際糧價,同時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正常運行。

    三、前11個月我國糧食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今年以來,在洪澇等自然災害多發、國際糧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由于供給充足,我國糧食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今年11月份,稻谷、小麥、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均價為每百斤129.73元,同比高2.7%。糧食價格屬于溫和上漲。

    作為百價之基,糧價過高會“米貴傷民”,傳導加大下游飼料、食品等價格上漲壓力,不利于物價總水平穩定。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3%,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0.03個百分點;與糧食相關的主要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32.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約0.68個百分點。

     ——以上內容摘自央視新聞



    4、《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管理辦法》將于2022124日起施行

    為了規范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工作,織牢織密監測預警網絡,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近日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令2021年第6號,公布了《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指出,農業農村部負責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的監督管理工作。植保機構負責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的有關技術工作。

    《辦法》明確,支持和鼓勵科研教學單位、學術團體、企業等組織和個人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相關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對在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農業有毒有害保健津貼、高溫補貼等相應的勞保權益。

    《辦法》共五章二十五條,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網絡建設、監測與信息報送、 預測預報等進行了詳細規定。本辦法于2022124日起施行。

     ——以上內容摘自中國三農發布


    5、元旦過后 稻價走勢分析

    2021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稻谷行情,整體來講呈穩中小幅下行趨勢,市場整體處于供應充足狀態,保障了糧食的絕對安全。展望2022年稻谷市場,根據市場實際購銷來看,市場還將處于穩中偏弱的格局,元旦節后部分地區或將有小幅回落的態勢,但整體空間或將有限。

    粳稻托市趕超去年

    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收購進程過半,收購量較去年增長明顯。黑龍江省作為重要的稻谷主產區,截至1225日已收購741.3萬噸,已經超過去年最低收購價收購總量,占目前全國最低收購價收購總量的80%,未來普通圓粒水稻將是易漲難跌的行情,特別是符合米業用糧的稻子價格或更高。但除去普通圓粒水稻外,長粒水稻、黑水稻、糯稻以及細長粒水稻現貨價格將持續低位徘徊,當前售價一度讓農戶寒心,針對2022年種植規劃無非是能水改旱地即改為旱田。無法更改的計劃改種圓粒為主,認為這樣更為妥當。筆者與農戶溝通中得知,部分農場農戶已放棄繼續種植糯稻,糯稻種子無人問津。關于長粒水稻的漲跌還是要看后市大米走貨如何,春節前希望已不太大,米企無訂單可加工,大面積均為停機待產的狀態,這也僅僅是全國米業的一個縮影之一。

    12月中下旬以來江蘇產區隨著糧庫收購工作的收尾,近日市場集中上量,特別是烘干房急于回籠資金,紛紛出售。農戶方面即是在保管方面難度加大,不得不售賣,局部地區米率低的普通晚粳稻到米廠價格已跌破1.4/斤。針對春節前后市場,稻價小幅震蕩整理實屬正常范圍內。2021年東北普通圓粒水稻外發量少,對江蘇沖擊非常有限,不必過于擔心。

    秈稻托市進入尾聲

    根據國家政策性托市結束時間來看,中晚秈稻托市將于131日結束。而今年農歷新年即是131日,因此仔細算來托市收購最多剩余15-20天,據統計截至1222日最低收購價中晚秈稻托市總量僅為169萬噸。由此可見,托市總量少,大部分糧源仍在市場上流通。米企方面采購積極性不高,即使有地方輪換采購支撐,但整體量畢竟有限,況且部分貿易商及米企收購中仍有少量的去年陳糧。春節過后,氣溫回暖,疊加各地中儲糧以及地方儲備持續投放,都使中晚秈稻存在一定的銷售壓力。今年部分貿易商存貯的稻價甚至超過最低保護價,成本壓力不減,托市結束后市場銷售將相對困難。

    糯稻有反彈的跡象

    近一周以來東北產區糯稻的收購價格已是全國皆知,這也是多年以來最低點了,甚至已跌破18年產糯稻市場收購價格。近日不少本省以及外省如江蘇,安徽貿易商前來采購,據反饋,烘干塔烘干后全白糯稻成本價格在1.22-1.23/不等,出米率65%,價格較前期相比略有反彈,包括米企在內已認為跌至低位,可抄底。但長期來看,東北外發運費成本高,終端糯米需求不見好轉,糯稻價格大漲的行情恐難出現,持糧主體還是盡早落袋為安為佳。

    綜上所述,元旦節后部門主體要加快售糧進度,特別是水分大、米率低的稻谷建議持糧盡早拋售變現規避風險。由于今年大部分主體對雙節前大米走貨信心不足,米企也均備有一定應急庫存,因此稻價上漲著實困難。

     ——以上內容摘自中國糧油信息網